2007年9月22日

辭親割愛

◎宏暐 

果肇法師告訴我們:母親直到病重躺在醫院,她還手拍床舖輕數節拍念佛。在生命的最後時光,她已超越依賴。而我已完全明白,當初我對辭親割愛是否孝順的掙扎,至此確定那才是真正大孝。如果我依然在家,頂多陪她吃飯、聊天,她在生死關頭不可能如此自在豁達…… 在「第一念」之前 在「第一念」之前,大凡有過生命思考的人都曾自問──人的意義是什麼?究竟的安住在哪裡?現任法鼓山僧伽大學女眾學務長及中華佛學研究所代理所長的果肇法師,在出家前擔任副教授的十七年教學生涯中,她的自問是:「我在當老師,但我的老師在哪裡?一群一群學生跟著我走,但我跟著誰走?」 直到走進法鼓山農禪寺,一向以趙麗蓮博士終身奉獻教育之精神自許的她,才頓然憬悟,原來宗教是更大的教育空間,自此,她的生命仰角更高闊了;於是,她開始評估自己出家的可能。 全非逃避、絕無任何糾紛,這是最基本的純淨原則,當年她雖已年過四十,但積累的專業知能正是奉獻自己、成就人群的經驗挹注。在她確定了願將此生結緣大眾的終極方向後,更細微深邃的思維開始了──自己能適應佛門生活嗎?果肇法師回憶起當年的心境、並以此期許有意出家的人們:「聖嚴師父提示過三個自我思維的角度:一、必須相信自己需要修行;二、必須相信佛法僧三寶;三、必須相信依止的師父與僧團。有了這三重信心,出家之路就有了絕對的支持力度。」 離家三月 女兒不回 母親來 自我審視之後,緊接著就要面對家人親友。果肇法師在這個階段走得十分善巧。她是母親的貼心女兒,自從父親離世,雖有姐妹兄弟,但她與母親睡同一間房、臥同一張床,在情感上相依為命。她一再思慮:當自己的路向轉彎,七十老母該怎麼辦? 但她不急於扭轉母親的心境,在打過佛七接著求受菩薩戒前,她告訴母親:「如果妳不放心,那妳來護戒好了。」母親真的來了,對佛門生活大為改觀,從此成為農禪寺的長期義工。 有一天,她對母親說:「聖嚴師父願意收我在僧團出家,妳覺得怎麼樣?」「妳自己選的路,妳歡喜就好。」離家前,她長跪辭親,淚流滿面,母親強自鎮定:「不要哭,這是妳自己選的路。」可是當她轉身下樓,背後的母親已泣不成聲。 大姐為了安慰親心,教了母親一個法子,母親真的照做了。她每天一如往常煮好晚飯,就像以前等女兒共餐一樣,為她擺上一副碗筷,彷彿女兒就快回來。煎熬的三個月,無聲無息的碗筷,老母親痛苦但堅強,她沒有去打擾進入僧團成為「行者」帶髮修行的女兒,只是安靜守候,倚閭盼望女兒終於會回家。 母親的一副碗筷是沈默的呼喚,而女兒的一句座右銘則是掙扎中的堅持:「離開家門,除非大事,我絕不回」。 三個月後,女兒不回,母親就來。來農禪寺當義工、進廚房、打佛七,領略其中法味,老人家總共打了十三次佛七。「母親直到病重躺在醫院,胃部一直排血、口鼻罩上氧氣,她還手拍床舖輕數節拍在念佛。在她生命的最後時光,念佛號、一心清明。有了佛法,母親的生命超越依賴,我已完全明白,當初我對出家的思維、對辭親割愛是否孝順的巨大掙扎,至此確定那才是真正的大孝。如果我依然在家,頂多陪她吃飯、聊天,她的生活不可能在佛法中如此精進,生死關頭不可能在佛法中如此自在豁達。」 讓生命進入深深層 老菩薩的生命因皈敬佛法而圓滿了,而果肇法師的慧命在僧團中進入深耕,一如每個佛門修行人。多年來她認為,世間法是加法,而出世間法則是減法,一般人習慣抓取,但出家人學習放下,從加而減、從抓而放,這當中需要消融自我、放捨主觀、調伏習氣,尤其許多菩薩們,過去都是專業經驗豐富的菁英分子,來到法鼓山後,心境上的調整更需要堅定的信念,如此德能兼具的人才,方能在修行自我、奉獻社會的路上,真正找到著力點。大家必須釐清一個觀點,並不是法鼓山需要奉獻,而是眾生需要佛法來救慧命;就像人們到醫院捐血一樣,並不是醫院需要血,而是病人需要血來救命。」 在僧團十餘年的果肇法師,用一顆桃子來比喻法鼓山外層、內層、深層、深深層的四個面向:「果皮是外層,果肉是內層,果核是深層,果仁是深深層,真正具有生命力、能連綿繁衍的在於深深層的果仁。以法鼓山而言,正如眾所皆知,聖嚴師父是一位國際禪師、是博士比丘,法鼓山很清和、很清流,這個外層十分美好。再進來的內層,任何一個初發心都是正知正見。更往內的深層及深深層,就是師父帶領的修持,由個人而僧團結合成整體的氣氛。我可以說,法鼓山的四層都是完美的。」 往深處進法鼓山,是入法之深深層;往高處進法鼓山,是昇高生命的仰角。 

本文摘錄自《法鼓雜誌》第152期

自覺歸來

第五屆自覺營學員常廣 

如果一件衣服,能讓一個人以不同的眼光觀看這個世界,那麼自覺營期間披在身上的那套中掛及縵衣,就是引領我飛向寬廣宇宙的魔毯,讓我的心更自在且堅定的擁抱這個世界。 平時當在家人時,雖然說不是什麼特意追求時髦風尚的人,但還是挺在意裝飾是否合宜,偶爾還會有小小比較心生起,覺得穿在別人身上的那件衣服比較好看云云。然而這幾天裡,那個靠外在裝飾所堆疊出的 “我” 的形象被降到最低,也不必費心思考搭配的問題,反正醒來便是中掛一套,臉抹一抹,順便將長髮盤成個髻,如此簡單,可是心卻清爽無比,因為知道不需要去符合世俗審美標準,這世界上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九天穿在身上的中掛,是清一式寬大的灰罩衫,簡樸卻莊嚴,無形中泯除了其他學員和自己之間的分別心,襯出大家齊心往菩薩道上行的一致感。而縵衣一披,象徵我們暫時向那個在紅塵中打滾的自我告別,成為一個行者了。搭衣摺衣的過程都有點複雜,笨手笨腳的我老學不會摺不好,從最先的草草了事矇混過關,到最後竟然是孩子般將衣平鋪床上一角一角對齊。同寢的戒兄們,忍不住笑了起來,卻不忘伸出援手,耐心的一步驟一步驟教我如何摺出齊整的衣。 除了服裝上的身份標誌,出家眾行住坐臥間恬靜又莊嚴的威儀也是九天中我們反覆練習的重點。從走路的姿勢,跪拜的順序,進食時拿碗下箸的一舉一動都有學問在其中。平日疏懶慣了的我,從未端正凝視自己的每一個行動,不體解心正則舉止正。九天來法師不斷提點各種儀態該注意的地方,我才有機會去把心眼放在我的舉手投足間,稍稍體會行動是有形的心之明鏡,專注當下的每個動作正是專注當下的每個心念。 這九天中經歷了許多心情跌宕,幾乎每一個活動每一個課程都牽動我心中某一個角落,常常課上著上著就哭得不能自己,有時眼淚為自己的無知愚昧慚愧流下,有時則邊哭邊嘆人間無常疾苦,更多的時候流下的是感動的眼淚,歡喜自己繞了一大圈終於還是得以聽聞正知正見,歡喜自己還有力量可以為這個世界做些什麼,歡喜我終於找到回家的鑰匙了。我在課堂上體驗佛法的美好,人謙卑,世界便放得越大,心安定,遇動盪就可以如如不動,發大願,就不怕無力來成就大事。我在這裡享受他人的付出,究竟有什麼我所能給予去感謝終究匯成長流的點滴之恩呢? 幾年內多次參加法鼓山的活動,說不上為什麼非來不可的理由,一如歸家,只想靜靜的在屬於自己的角落沉澱,尋回面對這世界的力量。而這次的自覺營,真正的卓越和超越,不但教我如何向內探求最初之心,同時更點化我用慈悲宏觀之眼向外看這個娑婆,更至無窮。自覺一日,感動一世。縵衣搭在肩上的感覺在時光流轉中醞釀,我想,就等水到渠成那天再復穿回了。

佛的孩子~inin短期出家體驗記

*緣起 我沒想過要出家,也不清楚啥是出家,只是距離上次參加禪七已經是五年前的事,後來因為唸書去了,一直在報告論文中打滾,好不容易去年畢業可以喘一口氣,今年寒假決定再來去閉關幾天,但令人傷心的是我已經超過禪七營的報名年齡,但看到另有一個生命自覺營-出家生活體驗九天,限18-45歲,好吧,既然上次七天不說話都可以做到,就再來去看看什麼是生命自覺,在距離活動開始的前半個月上網報名,幸運地收到錄取通知,通知我帶著海青及居士鞋前往報到,沒學佛經驗的我還弄不清楚這是啥跟啥,到僧服專賣店洽詢時,老闆第一個問題問,你在哪裡修,我說沒有,他還覺得奇怪怎麼有個沒經驗的突然就要來買海青居士鞋,最後是感謝貞慧姊姊借給我合身海青一件(感謝原先邱媽媽慷慨出借海青,但因長度過長,我怕我一直絆倒而作罷),因為怕自己只穿一次就掛在衣櫥內,浪費又不環保。另外,五年前得到的法名,在五年後派上用場,常際常際,不知是時常交際還是無常際遇。 *跪拜再跪拜 從2月4日至12日整整九天,前三天每天五點起板,之後每天四點起板,十點安板,在這18小時當中排有充實的課程,但每次聽到敲板聲總感覺沒睡飽,不想起床,而在第一晚蓋著睡袋睡覺後的第二天起床,我就感冒了,之後頭昏流鼻水發燒骨頭酸痛齊發,我心想一定是因為先前我很沒禮貌的把海青拿來玩,佛菩薩在懲罰我,但是學員們說佛菩薩不是這麼小心眼的人,是我想太多。(有趣的是前一晚借住學弟家時,學弟還熱心的幫我燒了幾部片子,其中還有限制級版,唉喲喲,真是讓人很難離開紅塵)。其實我也弄不清楚骨頭酸痛是因為感冒還是因為太頻繁的跪拜(平均每天超過百次,每進出佛堂就要彎腰20次,這在我日常生活中不太常做的動作,一下子密集又跪又拜,身體需要調適),還有久站引起的腳底氈痛,讓人忍不住身體扭來扭去,後來才知道要膝蓋微屈,重心放在前腳掌(但這動作也不容易做),剛開始幾天甚至連躺在床上,都還感覺到腳底傳來陣陣的氈痛。 很幸運的在第六天開始,我感到身心輕鬆自在,神奇的連那過敏性鼻炎都沒發作,再也沒跟衛生紙做好朋友,我想是因為規律的作息及清淡的飲食,每天只吃三餐,沒時間也沒有零食咖啡吃。說到三餐,早齋6:40午齋12:05藥石17:00,五穀米飯搭配一樣主菜及一樣青菜,水果加湯,吃飯時切忌手碰觸桌子,因此必須全程手持碗筷捧於胸前,閉目養神細嚼慢嚥,專心品嚐飯及菜的味道,不知為啥,從第五天起,每到傍晚就感覺有點反胃,連想到青菜都感覺油膩,因此最後幾天的藥石,我都只喝湯配水果(到了晚上也不會覺得太餓),差點要做到過午不食,我想我的身體也適應的太快了,是不是快成仙啦(開玩笑)。另外每人發給小方巾兩條,在吃完飯時,以熱開水搭配一片菜葉將碗刷洗乾淨,然後喝下去,再以小方巾擦乾即可收起來,完全不必再浪費水洗碗,真是個超級環保的方式,我常常忘記最後要留一片菜葉,後來索性拿吃剩的水果渣(如葡萄皮)刷碗,反正都是自己的口水嘛,從一而終我就這樣過了九天,哈哈。 *禁語 除了行解交流時間,大家熱烈討論,其餘時間本應該是禁語的,寮房貼著斗大的「禁語」二字,但常常是我們把房門關起來聊,然後又因為笑得太大聲,遭到法師進來制止,某天在法師跟我們討論時,稱讚我們是有福報的人,才能放下工作來到這裡,竟然有人冒出一句「不會啊,有一半的人都失業」(阿彌陀佛,這也答的太直接了吧)。我想禁語是有它的必要性的,平常我們總說太多話了,很多話只是哈啦或沒意義的,而講話很傷神又讓心浮動,當你先做到安靜不說話時,你才有可能靜下心來聽自己的內心說話,用心觀察自己各部位的反應。後來幾天可以明顯感受到每次用完齋,身體就熱了起來,這在心浮動時是無法察覺的。 *手在哪裡心就在哪裡 師父說「手在哪裡心就在哪裡」,意思就是活在當下專注眼前,當你在做任一個動作時,心就要專注在那個動作,專心,心才不會浮動,人的腦袋空間無止境,比如說用餐時,嘴巴習慣性會自己咀嚼,然後我們的腦袋就忍不住會東想西想(專門用語叫做打妄念),想著等一下要做啥,想著誰欠錢還沒還,天馬行空胡思亂想就是不專心,沒把心安好。 *不住於過去,不住於現在,不住於未來。 住:不要執著,不執著於過去,不執著於現在,不執著於未來,不要把過去背在身上,想著以前被人拋棄,現在還在傷心,擔心未來不知如何走下去,這都是執著,法師說應消融自我、無我(這部分聽起來很有道理又有點深奧),佛教許多講解是為了讓眾生瞭解,都採「有像」的解說,但其實要表達的是空,所謂無色香味觸法…,但是注意喔,並不是無……即是「空」,這又變成將「空」獨立成另一個選項,這是不對的,通通放掉就是。(第七天上午的課程,果見法師心經略解講得極好,慧根不夠的我聽的似懂非懂)。 *種福田 這真是個好詞,感恩別人給我們種福田的機會,當我在系辦跟又子同學分享這句話時,我舉例說不可抱怨室友沒做清潔工作,都要你幫她善後等等,要感恩她給你機會種福田,口直心快的又子同學說「我可以把工作接下來做啊,但我可以嘮叨幾句抱怨一下吧」,我說「不行,你這樣是詛咒她,是在造口業,對自己跟對方都不好」,又子同學又說「這很機車耶,我會忍不住」,是啊,就是不容易做到,但要常常提醒自己「感恩別人給我們種福田的機會」。芸芸眾生,能遇見幾多人都是因緣促成,不管喜歡或不喜歡都該接受珍惜。 *面對他,接受他,處理他,放下他 師父的名言之一,遇到任何事情,依此四步驟進行,面對他→接受他→處理他→放下他,在我看來,處理他最不容易,因為需要有智慧的處理讓事情圓滿,但我常常智慧不足。 * 內省 眼睛張開看到的都是別人,評斷別人,批判別人,卻是忘了反觀自己,往自己的內心觀照,當我們覺得別人做的不對時,自己又作對多少,我們太習慣於指責別人,忘記有四隻指頭指向自己,要常常自我省思,這就是為什麼偶而要去閉關幾日,安定自己浮動於紅塵的心。這次的體驗讓我發現自己的自私及驕傲,自己口口聲聲說要感恩,可是真要教我將自己奉獻給佛祖時,我卻遲疑了,這就是自私的心態,而在室友們一致稱讚我具備許多出家的條件時,我也想著:是啊,打坐我也坐的住,托水缽(手捧近滿的一碗水行進)我也可以走的比別人快又穩,還有餘裕東張西晃看風景,不自覺還有點驕傲,但其實這反倒是比不上那些願意虛心學習不自滿的同學,要謙虛啊。 *自己做的永遠太少 九天花了兩百萬,104位女眾及36位男眾參加,80位僧大的學生協力護持服務,何德何能,自己領受如此大的福份,自己做的永遠太少,在我們到來前,僧大的學生盡心盡力規劃課程,在天寒手凍的清晨先行體驗我們的朝山路線計算行程,幫我們準備好所有食衣住行安排,十方大德的善心佈施,想想許多人是省吃儉用來護持法鼓山,大寮(廚房)的法師、義工菩薩每日精心安排我們的三餐,而我不花一毛錢就來坐享其成,雖然課程緊湊,但我只需照表行事,在這背後默默協成的大家才是最辛苦的,慚愧啊,自己提醒自己做的永遠太少。 *出家不出家 法師們頻頻訴說出家的好,室友們有些是動過出家念頭,特意來體驗的,我則是迷迷糊糊誤打誤撞進來的,跟室友們聊過之後,有幾位都說「你好適合出家喔」,然後我開始想我要出家嗎?先說說所謂的「適合」,以下純屬個人分析,我想是因為我愛往山裡跑、不愛化妝打扮、不求名利權(應該算吧)、喜歡幫助別人、希望為人服務、喜歡素雅、一直以來問候菩薩許的願都是怎樣才能幫助更多人、利益更多人、當個有用的人、心裡住的inin還常常會自言自語並問候周遭的植物動物(雖然我沒有收到回應,也或許有吧)、也記得算命師說過自己是個有佛緣的孩子(其實不太懂這是什麼意思)、命盤上也說這是「終朝拜佛念彌陀」的命,打坐也坐的住(可以達到通體舒暢的感覺),過了這麼多年眼光還是這麼高沒嫁出去…等等,更絕的是出家人要自己手洗衣服,我長這麼大就是一直手洗衣服,怎麼感覺這一切好像在為出家做準備啊?連僧伽大學的報名資格都放寬到38歲(我就快給它超過了勒,要報要快啊),有點…不知該怎麼說,然後在我第六天感到身心舒暢,精神飽滿,甚至內心一片清明,那時的念頭是這樣的生活好像也不錯,反正人生不過如此,吃再好又如何,睡再飽又如何,我心想反正我就是一個人搬來搬去,那就來考慮出家好啦,然後就開始胡思亂想了起來,想我的CD要送誰,想我的書本要送誰,衣服要送誰,想……,晚上入睡前又想到可是這要跟我的親愛爹娘及親朋好友,還有愛人們(在我進去前簡訊顯示「親愛的,旅途愉快」,在我出關後簡訊顯示「看到簡訊的你塵緣未了,有緣待續」,哈哈)別離,心裡又感到萬分不捨,好掙扎喔,又覺得很傷心,眼淚不小心就碰到枕頭了。 我想我可能是有善根但沒有慧根,因為碰到佛學我就霧煞煞,經文深奧,什麼經什麼咒都陌生,聽了愛睏,完全聽不懂什麼是什麼(因為沒在共修也沒參加讀經班),跟寫論文一樣,還要研究這段話是出自那篇經文,引經據典,還有佛學思想史,我的天啊,我寧願做事,並不太想跟經書為伍,然後我還是想喝下午茶、聽音樂、看電影,所以又重回紅塵。我並不太確定我可以過這九天就保證我可以這樣過一輩子,因為短期的出家,你知道是有期限的,知道過了這幾天之後又自由啦,所以可以短暫的忍受,但要一輩子的話,我真的不敢保證我可以做的到。而且我想在我身體不舒服、精神不濟或感覺生氣失去耐性時,我一定受不了。 *出坡(勞務)我最愛 還是忍不住要驕傲一下,這次主要有幾次出坡工作,第一次分配到大寮包水餃,從揉麵團搓成長條,切小塊擀麵皮到包水餃,我跟著又揉又切又擀,順手的程度讓其他人頻問我家是不是開餃子館的,不然你怎麼這麼上手(說真的,上述動作我都是第一次做)。又有一次輪到我們組上行堂(幫忙打菜分菜),將菜從大菜盆分配至小鍋中時,需抱著大菜盆將菜渣刮乾淨,在法師還沒講解動作時,我已經刮乾淨了,大家又問你家是開自助餐館喔,刮的真順手。第三次出坡是到山坡上種台灣百合,在地上輕輕一刨土放入種子再將草皮推回去撒上米糠做記號,看看系辦的花草也知道這我也拿手。帶組法師忍不住問我你怎麼都會啊?其實這都要歸功於我的娘親教的好,從小學三年級我就要站在板凳上煮晚餐,洗衣服拖地樣樣來,娘親還會檢查碗屁股有沒有洗乾淨,桌子下面的縫隙有沒有拖乾淨,說做事情就是要把事情做好,再加上三不五時就跟你「開示」做人做事的道理,許多東西就是這樣內化來的,感恩娘親教的好,雖然在當時她的說法是先教好以後嫁人才不會什麼都不懂,哈。開明的娘親在我問她出家好不好時,她的回答是如果你可以習慣就去啊。 *出家不易 在這與世隔絕平心靜氣的日子裡,由於第二天就感冒了,晚上睡覺時一直咳,在山上看醫生時,醫生問症狀,我說「晚上睡覺時一直咳,很氣」,醫生菩薩說「啥?什麼很氣?」,哈哈,我把山下的話帶上來了。另外每到黃昏時遠處傳來的垃圾車音樂總提醒我紅塵就在山下,隱隱約約有股感覺。在我出關後,娘親打電話來就先問有沒有比較瘦啊?唉喔,短期出家體驗又不是瘦身營,回來一秤大概是少一公斤啦,但不太有感覺,證明這跟捐血一樣,是不能瘦身的啦。這次到金山去,它的地址很有趣喔,在三界村,某天陰雨綿綿中,我們要到隔壁棟大樓上課時,走出去一撐開傘,我突然想起白蛇傳,哈哈。出關從台北回來的路上一路狂睡,回到埔里(從一座山回到另一座山)洗個澡連東西都沒整理,倒頭又繼續睡,睡到隔天早上連鬧鐘的聲音都沒聽見,差點錯過校車,還真是有給它累。 出家真是不容易,在家人看是非常辛苦又漫長的生活,各類規矩頗多,但出家人倒是樂在其中,喜歡當中的單純,不必擔憂會錢收了沒,汽油又漲多少,純然的奉獻,無欲無求,平靜的心,不大喜不大憂,不讓心隨外界事物波動影響,阿彌陀佛,我由衷的尊敬及敬佩。這次有幸遇到兩位帶組法師常修師及常琛師法相莊嚴,溫柔親切,只是辛苦了帶到我們這一組寶,無法保持禁語,頻頻聊天大聲說笑出狀況,真是來試煉他們的修行的啊。有幸在第六天晚上由師父親臨開示(一要增進福慧二要感恩奉獻三要出家),但看見身體孱弱的師父慢步走上講台的身影讓人鼻頭一酸,落下眼淚,看著他蹣跚的步伐,連上下樓梯都需要人協助攙扶,一把年紀還要為大眾操勞,讓人於心不忍,為自己的不努力感到慚愧,不過師父一開口倒是精神矍碩,貼心的注意到沒跪在方墊上的人會不舒服(記得處處為他人著想),如常的幽默風趣讓人如沐春風,最後在舉例遇到已盡力又莫可奈何的事情時,也只能說一句「啊,無常」。 *緣滅 回來後還是在想要出家嗎?雖然師父說要少煩少惱勿自尋煩惱,還是忍不住一直想,終於第二天我想通了,為什麼室友們會說我已具備了許多先決的條件?看看上頭所列舉的,因為那就是我現在的生活方式啊,碰巧有許多點是出家必須要的生活方式,如果你原先是個必須高跟鞋加塗脂抹粉擦指甲油才出門的時髦女,出家要做的變動就比較大,但我幾乎有五成的生活相似度了,除了缺乏佛學及修行還有奉獻的不夠多。師父說因緣生因緣滅,我總感覺許多事似乎是預先安排好的,會怎麼走就是照著進行,目前就這樣吧,未來就看因緣俱足囉!! 感恩大家的照顧及包容(我想我要很感謝我的前世),在過年前能有這樣的體驗,九天下來感覺身心輕鬆自在非常舒服,建議大家有空也去禪修一番,讓心休息一下,阿彌陀佛。 常際 2007/02/16小年夜清晨

第五屆生命自覺營--第八天點滴

時序已進入自覺營的倒數第二天。 早上由 惠敏法師講述「生命的覺醒與超越。」在 法師風趣幽默的講解生命的真相,學員們莫不聚精會神專注的聆聽演講。 法師提到,追溯將近40億年生命長流之相似相續、變異演化過程,猶如生命中長流的水泡,而體悟生命無常(非恆常不變),同時可藉由體會在生態系統中各種形式的生命間之相互依存性,猶如生命大海中的浪花,以培養尊重生命的信念及塑造生命無我(非獨立存在)觀。
下午出坡禪,學員分別至大殿、大寮及法鼓大學。出坡前,首先由 果品法師講述如何種百合,並略述出坡禪的心要在於放鬆身心、清楚每一個動作,並進而享受當下。 分配至法鼓大學種百合的學員,在和風徐徐的吹拂下,大家練習著 法師所教的出坡心法,放鬆而用心地種,每種一顆就好像種下一個菩提心願,希望它們皆能穩固的成長茁壯。偶而學員們也會彼此分享著這幾幾天的心得,在談笑中,時間一下子就過去了,當大家種的正意猶未盡時,收坡的時間到了,帶組法師們引領大家將工具拿至河邊洗後,大家一起開懷地用點心並在拍完團體照後,畫下了完美的句點。
晚上在捨戒演禮的課程中, 果慨法師特別期勉大家也許現在因緣不能出家,但至少可以心出家,那就是下山後,在生活中能夠常保這九天所學到的出家心態及觀念。 晚上第二堂課「傳燈、傳心。」 果祺法師開示,外在的燈會熄滅而內在的心燈卻可永遠點亮。這盞心燈是由本師釋迦牟尼佛傳由歷代高僧大德直至 聖嚴師父再傳至各位學員手上。 法師期許學員們也能將這盞象徵著慈悲與智慧的心燈,再傳出去,一燈引萬燈,點亮所有眾生的心燈。

第五屆生命自覺營--第九天點滴

自覺營第九天- 生命的重生之處

今天已是自覺營的最後一天,經過九天出家生活的洗禮,學員們的氣質已經不同於九天前,每個人的笑容都散發著安祥與法喜。   早上的第一個活動,先讓學員觀賞回顧影片。藉由影片來呈現學員如何從體驗出家生活的過程中,一步一步的向內探索、轉化,超越自我的籓籬。有學員回饋,非常感恩法師、菩薩的用心,影片內容相當貼切的表達出他們此時此刻的心情,而且同樣的素材,出家人所製作的影片,給人一種”清淨”的感覺。
接下來,每組的學員開始拿起色筆及許多材料,用圖畫的方式描繪自己這幾天來的感受,帶組的法師也是參予其中,玩的不亦樂乎呢!再來,完成自己的作品後,就要將同組每個人的繪圖,裝訂成一本「心靈筆記書」。
捨戒典禮之前,讓學員看一段第一屆生命自覺營 師父在捨戒典禮對學員們的開示。 師父說:「雖然捨了行者八戒,還俗之後應當要堅固道,不要忘掉曾經在法鼓山受出家戒!記著出家的生活是少欲知足,常常檢點身口意三業的行為,以在家身修出離行。」當維那舉腔時,已經有學員開始啜泣,面容難掩不捨的悲傷,可見學員們善根深厚,都非常珍惜這得來不易的出家身分。
中午用完齋,所有學員開始幫忙打掃善後,有一位男眾學員四處向外護的法師、菩薩感恩。他說雖然沒有直接和外護的法師、菩薩接觸,但是在每個生活細節上,都能體會到法師、菩薩們用心的照顧。   為了能延續學員們回家後修行的路,下午安排青年院的常惺法師及義工室專職,對體系內的組織做簡單的介紹,同時佈達今年僧大招生的訊息。學員可以依照自己的年齡性向,選擇符合自己興趣的會團、活動來參與,繼續為法鼓山奉獻一份心力,讓自身獲得的利益,成就更多需要佛法的眾生。另外,有將近三十幾位男女眾學員在大眾的祝福中皈依三寶,以及由總護法師做為代表,頒發感謝狀給這次協助帶組法師的十二位老自覺人。坐上遊覽車的學員,個個面帶微笑揮動著手,向送行的法師、菩薩說再見。和煦的陽光,輝映在所有人的笑容上。教學相長,相互成就,第五屆生命自覺營在一片和敬平安的氣氛中圓滿,讓接下來的新年有個美好的開幕。

第五屆生命自覺營--第七天點滴


真是快馬加鞭!自覺營也邁入第七天了,一連六日的好天氣讓人神清氣爽,幾乎忘了是冬季。但來到勝地,怎能不讓學員體驗祥雲駕於腳上的朦朧,那就太可惜了,所以愛哭的金山決不缺席(落雨了!)。隨著時間輕輕的滑過,學習出家生活的點滴也日漸增長,學員們對日常出坡熟練度自然流露,神情中散發出奉獻的喜悅。
早上第一堂課《心經》略解,由果見法師講授,課程中法師以般若智慧融合師父所提倡的心靈環保,並比較不同譯本特色及從古至今大師們和《心經》的因緣故事。法師也鼓勵學員們以佛法中的般若,運用於未來的生活中,以消融自我煩惱。 早上第一堂課《心經》略解,由果見法師講授,課程中法師以般若智慧融合師父所提倡的心靈環保,並比較不同譯本特色及從古至今大師們和《心經》的因緣故事。法師也鼓勵學員們以佛法中的般若,運用於未來的生活中,以消融自我煩惱。
一連豐富的課程後,緊接著是行門-念佛禪,在大殿中一心攝耳及口號不斷的佛聲中,讓學員們體驗身在哪心在哪的動靜修行方式,當香板一聲巨響後所有一切止靜於當下,耳邊仍廻盪著聲聲的佛號,而一天下來的聞、思、修課程也劃下句點。

第五屆生命自覺營--第六天2/9

暖暖的陽光灑進禪堂,映照在黃褐色的木板上,煞那感受到清新明亮的照耀,好不舒服。早上的第一堂課,就是「智慧100」,由常度法師為我們授課。法師一開始用活潑的方式來引導學員,如果生命只剩1分鐘的話,如何透過分享讓人快樂呢?並請學員用了「你好慈悲,你好有智慧。」的方式,來彼此問候、關懷;現場的氣氛突然熱絡了起來,更加拉進彼此之間的距離。

下午的課程則是「半日禪 - 托水缽」,總共有3條路線,分別是禪堂公園、禪堂 -> 大殿 -> 開山觀音及禪堂 ->藥師古佛。一開始講解托水缽的由來與方式,之後分別由果元法師、果祺法師和常源法師,親自幫每個學員手上的缽裝滿水。在法師幫每個學員裝滿水的過程中,看到法師們緩緩的、細心的把手上缽中的水倒進學員的缽中,感受到那份的寧靜、自在感覺,瞬時暢流過自己的身上。

學員接到滿缽的水時,每個人小心翼翼捧著水缽,亦步亦趨、謹慎的踏出每一個步伐,深怕一分心手中缽裡的水會溢出。看著每個學員專注著自己手上的缽,輕輕的踏出每一個平穩的步伐,一個接著一個學員慢步的往前走時,常源法師便說,「不要走回來,就安板了。」

學員在托水缽的沿途中,除了好好的照顧自己手中的水缽外,另外就是會有境界鬼(哆啦A夣、小丸子、蝙蝠俠和嚇人道具等)隨時伺機在學員身旁,意圖擾亂學員的行徑路線與手中的水缽。路途中學員們個個不為所動,且回到禪堂時,每個人的水缽仍是裝滿水的,這是境界鬼不夠厲害呢?還是學員的定力很強呢?

晚上, 師父有來ㄛ!對此次自覺營無非是天外飛來一筆。因怕 師父太過勞累,想讓 師父多休息,故就沒有麻煩 師父,可是 師父還是來了。師父為我們開示3個重點,第1就是增加福德和智慧,第2就是感恩和奉獻,第3則是鼓勵在場的學員能發出家的長遠心。

第五屆生命自覺營--第四天點滴

生命自覺營的第五天 法鼓家風--從農禪寺到法鼓山
一早由僧伽大學副院長果鏡法師,講述著什麼是「一日不作, 一日不食」的農禪家風,並分享農禪寺和法鼓山的故事。早期在農禪寺要種田、種菜、種竹子,使用別人不要的木頭來燒柴。記得剛出家時,多數的人沒有耕種的經驗, 師父便教大家如何拿鋤頭;有人拔草時,便把菜當草拔及炒一盤草當成菜等等的趣事。學員們個個聽得開懷大笑。

因農禪寺位於關渡平原,是台北市的風口,且經常處於被拆和限制建築的狀況下,於是才有了法鼓山的因緣。法師便對法鼓山做了簡單的介紹,法鼓二字是源自《妙法蓮華經》希望以佛法的鼓聲,使人人都能聽懂佛法,人人得到佛法的利益。山徽代表著,佛陀的說法印。以佛法的精神,傳達對世間的關懷。 最後,法師說了法鼓山的特色,我們的團體是以農禪並重,實踐百丈清規。重修行、重普請,日常生活皆是修行。是重紀律,整肅僧眾素質,維護叢林道風。福慧雙修,建設人間淨土的團體。

下午則是由果元法師教半日禪,法師帶領學員們體驗清楚、放鬆、享受身體的覺受。今天雖然不是初一,十五,但為了讓學員體會誦戒的殊勝,便舉行誦戒的儀程。晚上的叩鐘擊鼓,特別懇請由果祺法師擊鼓和果舫法師叩鐘;在撼動人心的鼓聲中,在清朗澈動心弦的叩鐘梵唄聲中,無不牽引著自己心靈最深處的悸動,學員們紛紛留下感動的淚滴。

來自香港的常岑行者,分享今天的課程中,雖然能學到放鬆但仍舊受腿痛的困擾。及聽到農禪寺的故事覺得很有趣,而自己能在法鼓山上學習是很有福氣的事。來自澳門的常策行者分享,常策這個法名,是這一個月來第三個法名。因為她連續參加菩薩戒、大專禪七、生命自覺營等三個活動。分享因剛打過禪七,所以較能接受腿痛,但昏沈是她目前要克服的。她覺得 師父很有智慧教我們在生活中用佛法,使生活更輕鬆和快樂。

第五屆生命自覺營--第三天點滴


生命自覺營的第三天--2/6


當黎明尚未劃破天際,所有學員集合在齋堂,聆聽常遠法師說著虛雲老和尚的故事。朝山不只是懺悔,更要感恩父母的養育,及一切眾生的成就,並要發起大願。朝山結束後,大眾步行至祈願觀音殿,將此次朝山做功德回向。
為了讓新戒行者更能了解如何過出家生活,特地在正授典禮後的第一個早上,繼續安排說戒的課程。此次仍是敦請僧團副都監果廣法師教授,對與戒律對出家人的意義及精神。 另外,果廣法師同時跟學員分享出家因緣,小時後曾問母親:「我從哪裡來?」。看到人長大後都是男婚女嫁,接觸命理、算命,都無法解決對生命的疑惑。因緣輾轉,由師長的指點開始學佛,也皈依師父,進而跟隨師父出家。 果廣法師說:「人生最大的寶藏就是自己,但是裡面卻是裝滿垃圾,唯有出家才能洗滌身心」。
下午的出坡分為大殿、大寮及曹源溪旁的梯田。全體男眾學員及部分女眾學員跟隨帶組法師到梯田種植百合,在出坡中親近大自然,從動中學習禪修的方法,體驗法鼓山的好山好水。其餘女眾學員分別到大寮和大殿,常賡法師說:「進了法鼓山的門,就要用修行的心來過出家生活,投入多少,收穫就有多少」。初次的普請,學員從中體驗出家人的生活,感受「一日不做,一日不食」的農禪精神。
晚上在拜懺前,總護法師分享盲龜浮木的比喻,勉勵學員能夠得珍惜這得來不易的人身,好好的修學佛法,並且用感恩的心來拜懺。如同早上果廣法師開示,唯有透過拜懺讓身心清淨,還現自身無盡的寶藏

第五屆生命自覺營--第三天點滴

早晨 5:10 叩..叩﹐叩…叩叩﹐起板聲揭開了自覺營第三天的序幕。 禪堂公園 5:40天濛濛亮﹐空氣中帶著法鼓山特有的清新。深呼吸﹐略略冰涼﹐精 神一振﹐通體舒暢﹐有若喝了百事可樂! 6:00齋堂集合出發;靜靜的走著﹐手電筒微弱的光線照著路面﹐為了一睹 旭日東昇的那一刻﹐離開的溫暖的被窩;蟲鳴、鳥語、瀑布、流水﹐這是 陶淵明的桃花源。雲層厚厚﹐遮住了橘色的圓。日出;看不到﹐算了!就觀 想祥雲灌頂吧!寧靜﹑慎重的心—發願;普願眾生得離苦!

正受 9:00「法鼓山第五屆生命自覺營正受典禮開始」﹐為了找尋生命的另一 個出口﹐我–受了出家戒;放下現實生活中富裕的束縛﹐體驗出家人一無 所有的自在。 搭~衣~「善哉解脫服﹐無上福田衣﹐我今頂戴受﹐世世不捨離。」衣﹐披 上了肩;多麼熟悉的感覺﹐這是我失落以久的衣呀!我﹐熱淚盈眶﹐重回母 親懷抱的喜悅!「善哉解脫服…生生世世不捨離」﹐我願…我願…

出家這條路 14:30法師們的話語猶在耳邊﹐結婚–黃金變鐵;出家–泥土變金; 隨時跟自己過不去﹐才能突破自己改變自己;唯有找到解脫之路才能當 個東方不敗﹐我–想當…

法鼓星空 6:30靈鷲山上的盛會﹐我來不及參與;無妨﹐靜謐的法華鐘上﹐佛陀的話 語就在那上。溫暖暖的燈照著鐘樓﹐也暖了我的心;滿天星亮晶晶﹐重拾 兒時的歡樂。搖啊搖…搖到外婆橋﹐外婆說我好寶寶…憶起遠方的家人﹐ 他們﹐可好?我繞著鐘樓﹐默默誦念「南無靈山會上佛菩薩﹐南無妙法蓮 華經」虔敬的祈求:護佑我親愛的家人自在平安!

第五屆生命自覺營--第二天點滴

生命自覺營的第二天--2/5 戒是什麼?

延續昨天的晴朗,一早,陽光從外邊直灑進來,整個禪堂充滿朝氣。而學員們在經過一夜放鬆的休息後,也都個個精神奕奕。早齋後,三樓禪堂周圍、四樓經行步道、寮房區等,隨處可見帶組法師們領著該組的學員們作搭衣練習的畫面。法師們耐心地一一為學員們示範、指導,學員們也用心地不斷練習,漸漸地動作也愈來愈熟練,速度加快許多。  自覺營第二天,今天的課程安排著重在說戒及演禮,因為明天即將為學員們舉行正授典禮。聖嚴師父說:「凡為佛子,不論在家,或者出家,一進佛門的第一件大事,便是受戒。」於是在受戒前,為了讓學員明白「戒律」的精神,特別請到僧團執行副都監果廣法師來為大家「說戒」;另外,則由僧團維那師果慨法師來帶領學員們進行演禮。 在「說戒」課程中,果廣法師首先以非常特殊的角度,從大家耳熟能詳的故事「西遊記」來談「戒、定、慧」──三項我們人生旅程中不可缺少的隨身寶物。 那麼,「戒」是什麼? 
 
 
法師以淺顯的語言來說明它的三個意義。首先,戒能夠讓我們培養良好的習慣,再來,依戒而行的話,它能幫助我們自在解脫,使我們可以不再受過去的慣性所束縛,不再困擾、苦惱。 最後,則是調伏,因為在養成一個好的習慣過程中,必須一次次不斷的練習與調伏。接著,法師則一一說明戒的內容,及其主要精神──「慈悲」的長養。 下午之後,連續三堂的演禮,司儀依著儀軌流程,一次次地重覆呼著口號,學員們也一遍遍重覆著長跪、合掌、起立、禮佛等動作的演練,帶組法師們則不時地穿梭在隊伍之中,調整學員們的姿勢。 
 
 

當儀程到了「授衣」時,看著早已擺在方丈座位兩側的長條桌上,折好並繫著紅絲帶的縵衣,果慨法師還特別說了一段下午才發生的插曲,讓學員們了解這場典禮背後眾人的護持,以期勉學員們都能珍惜這難得的因緣。 最後,當爐香讚唱誦聲響起時,即感受到學員們的攝心,儀程中動作也非常齊整,正式演禮就這樣一氣呵成。 明天,相信典禮會是相當圓滿!也祝福學員們都能納受清淨戒體,繼續體驗未來七天的出家生活。

第五屆生命自覺營--第一天點滴

自覺的第一天 ---2/4

天色漸漸亮了起來,一行人乘車從法鼓山往台北火車站出發。 雖是一大早,來到台北的街頭,依然喧囂, 忙碌的人車穿梭來去,川流不息… 而在法師與菩薩們的同行下,大家以歡喜心, 準備前往迎接即將參與自覺營的學員。 到達火車站東門的集合點時,學員們陸陸續續也開始從四面八方而來, 有些人帶著一絲疲憊的神情,有些人帶著微微的笑容,有些人帶著靜謐的安定… 無論如何,在這過年前的忙碌時刻,能夠排除萬難,空出九天的假期來參加活動, 非常的殊勝珍貴,實在不得不讚嘆他們的發心! 集合完畢之後,大家拎著一包包的行李, 在台北火車站搭上遊覽車巴士, 也不知道是不是大家太累了,才上車沒多久就馬上都睡著了! 因此,伴隨著這樣的睡夢中,前往了這次目的地---法鼓山 約莫一小時的車程,已來到法鼓山, 大家感受著靈山勝境的一草一木, 身心也自然而然的放鬆起來。 在禪堂的大門口下了車後,開始進行報到安單的程序。 第五屆學員的報到總人數共130位,男眾為36位,女眾為94位, 另學長(1- 4屆自覺營的學員)共有11位,男眾為2位,女眾為9位。 接著的重頭戲,便是落髮的莊嚴儀式了, 首先在禪堂板首果元法師的開示下,大家的心情漸漸安定沉澱下來, 虔誠的心與雙手合十的恭敬,使人心生法喜, 而落髮儀式就在這樣一聲聲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的佛號聲中,清淨莊嚴的圓滿了。 下午的雲來集, 一開始僧大諸位法師們的到場關懷學員, 院長果暉法師以及副院長果鏡法師的講話, 讓學員們充分感受到溫暖的勉勵。 為了讓大家輕鬆的認識彼此,接著開始進行許多團體遊戲, 此外也進行分組討論與心得分享,大家頓時心胸敞開也獲益良多。 晚上進行的學佛行儀,對於每位學員來說, 可說是最重要的一堂功課了,每一個基本動作, 從合掌操手到穿海青搭衣等等,都是全新的體驗跟挑戰, 好在有示範動作的法師與每位帶組法師的細心照顧下, 雖然大家不熟練,卻也有了基本的概念, 同時也體驗到要成為一個威儀具足的出家人, 是不容易且難能可貴的。 經過一天充分的學習,是該把心沉澱下來的時候, 安板前的最後一堂課,禪修指引—邀請到 果祺法師, 引導大家體驗觀身受法也教導一些簡單的放鬆方法, 這樣一來大家在自覺營的第一天晚上, 才能很放鬆很安心的好好休息,準備迎接明天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