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11日

看見台灣--心得分享


她的美,歌詠著大地的巧作;她的痛,低吼著深沉的傷處。空拍攝影師暨導演齊柏林引領觀眾離開地平線,超越慣性的視角,俯瞰這座寶島,讓我們看見臺灣。

    看見本土陸續推出社會相關議題的記錄片,不論是「無米樂」、「不能沒有你」、以及甫上映的「看見台灣」,不同的題材,透過電影創作者相同的誠意,藉由傳媒來發聲,同時,觀眾也願意接受此型式的作品並視聽,是令人歡喜的。讓作者與閱者本著一份關懷的善念,產生連結;而記錄片拍攝了與群體相關的事件,每個人也可說是其中一雙幕後看不見的推手。

    「看見台灣」的製作團隊,除了知名且資深的電影及藝文界人士的投入,如:侯孝賢、吳念真、戴立忍、李屏賓、陳靄玲、林懷民……等,書法藝術家董陽孜為電影片頭題字,尚有各界資源的共同成就。讓題材不只是如實地被記錄,更賦予了藝術價值,以美學來展現臺灣的多元樣貌。


    電影呈現出臺灣豐富自然生態及林相的本來風光,美麗表皮在一次又一次地被撕裂後,傷口下的骨肉毫無遮掩地攤在眾人眼前,其過程的演變猶如成、住、壞、空的物質現象。片中所拍攝的環境現況,更非單純地僅是某些因素而形成的結果,背後有著諸多錯綜複雜的條件所結集,如蛛網般地緊密;氣候變遷或地貌異樣僅凸顯了外在環境的問題,內裡更是牽扯著文化、觀念、經濟、教育、歷史等所累積的隱憂。 隨著鏡頭看見臺灣,也看見了世界,環境保育不僅存在於臺灣,也是全球公民必須共同面對的議題。大地生病了,她的身上有著難以撫癒的傷口,又是誰切開了那道裂痕?外在環境由人為所造作,土地的變化直指著人民內在心地的變異。


    「……我們沒有權力,在這塊土地上放縱無窮的慾望,因為我們只是短暫的停留,我們只是過客。」電影旁白如是說。猶如僧大學務長果肇法師曾言:對於色身,我們只有使用權,沒有擁有權。先祖延續了這片土地給我們,並將之傳承予後輩,人類之於其它生物,有著思考、反省、發現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就因如此,更該承擔多一份責任,為其它生命提供一個適合生存的環境。


    跟著導演的眼,我們看見臺灣,跟著她微笑、跟著她呼吸、跟著她悲慟、跟著她悠泣。如果大地是我們共同的資產,那麼,身為股東的我們,在享用利益之際,是否也該善盡照顧之責?將環保當成一個信願、一期修道之行,那麼,就會給予承諾,實踐大地與心地的照顧。


(文/演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