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22日

自覺營有感

從山上回來的第二天,忙碌的工作,讓我漸漸也趕上了以往的正常步調。 
在山上有得天獨厚的環境和僧團與同學伴侶的加持,很容易將心沈下來,什麼都好,什麼都善。
而山了下呢,就是一座紅塵道場了,事多,心急,很容易起心動念,很容易只觀照到自己的需求,只想趕快將自己的工作完成,根本顧不及他人。
 
感覺上,山上像是一個孕育僧命的搖籃,並且隨手可及師父的法乳。
而紅塵道場呢,正是考驗著我們在佛法生活的實踐,同時也是弘法利生、支撐這廣大家業的最前線。兩者一樣重要,缺一不可。
 
曾耳聞早期師父帶著果字輩法師箄路襤褸之時,便曾語重心長要法師們能不畏諸苦,護持常字輩法師受教育,師父遠見「今日不辦教育,佛教沒有明天。」這句話現在讀來很平常,但背後若沒有僧團共同堅定且無私的願心是不可能的!
 
我想起常湛法師說的「對一位法師最好的供養,就是照顧法師的道心。」
 
真正拋開一切,融入出家生活的過程,我才深層明白這是為什麼。
也因為揣摩放下一切的感受,才明白了有多苦、多難。
 
在營隊的第四天,偶然裡,常印法師提到如果有空,想和我們分享「供養」的意義,他說,那令他相當感動。
 
隔天早齋,我想起了這句話,思考著,供養到底有什麼好感動?
餐前都知道要唸供養,這麼多年下來,回想自己,經常是在漫不經心中渡過,都有點像例行公事了。但為什麼法師會這麼說呢?
 
看著身上的縵衣,想像著現在的我是一位出家人了,所受的供養來自十方,受之有愧的我,又該拿什麼來供養佛呢?突然一個念頭來「佛菩薩都已是圓滿究竟的人了,哪裡還需要我們的供養!」應是憐憫眾生這一點點的善念,希望能幫助我們長養菩提心,累積自己的善因和資糧,故而成就這一點點的功德吧!
想到這裡,慚愧的眼淚就像潰堤般,像我這麼罪障深重的人,也配供養菩薩嗎?也配菩薩對我的教化嗎?
 
晚上分享時我淺談自己的感受,事後幾位學員回饋,接下來唱供養時,若不經意想到我說的話,也令他們不禁淚流滿面。我想,我的福報真好,我的同學們都是那麼用心的在感受這難得的出家體驗,我們互相護持著彼此。
 
終於有一天,果慨法師在「梵唄與修行」這堂課裡談到「供養」了。那意境可是令我太震撼了!法師說「身為一位出家人,唱供養偈,是在提醒自己,我已經出家了,是被父母供養出來,佈施出來了,對於親情的執著要捨下,但不是忘本,除了盡心的照顧,更要以全部生命做為奉獻,利益眾生,來回報父母的恩情。」
 
為什麼「對一位法師最好的供養,就是照顧法師的道心。」我終於明白,打從下定出家決心的開始,法師們就沒有了回頭路,不管多苦、多難,這條奉獻的路要能走得好,就是要化小愛為大愛,以更堅定強大的願心來支持自己繼續走下去。師父說那是「成佛之道」。生命的價質也是經過這樣的萃鍊,展露最耀眼的風采。
 
想起有些行者菩薩及法師,尚在經歷這段煎熬的過渡期,我的心裡很不捨。
但,讀到「法鼓文苑」中,常元法師所說的「如果真正體驗過無私的奉獻,那麼我們就不會將生命的熱力,僅僅是用來溫暖自己。」我又看到那股堅定背後的偉大。
 
台中寶雲寺正值辛苦的籌建階段,果理法師曾說要我們珍惜他(支持他利益眾生的願心),身為佛弟子,真是慚愧,法師都奉獻二十多年了,這種事還讓法師來提醒。
 
延續法鼓山成為千年道場是我們所有人的責任,如果連我們這些曾經親身領略師父行誼的人都不知其重要性,那後人便更難從我們身上找到他們為什麼要依循這條路的答案了!
 
 (台中/紀品羽.第八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